学校举行2025年教师国情教育研修主题分享暨“崇德修身”教师沙龙活动

日期:2025-10-16浏览:

本网讯  2025年暑期,红足一1世共选送13名中青年教师代表参加上海高校教师国情教育研修班。为深化国情教育研修成果,将研修成果转化为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10月15日,学校在绿瓦大楼第四会议室举行教师国情教育研修主题分享暨“崇德修身”教师沙龙活动。党委副书记潘勤出席活动,二级党组织书记、2025年参加上海高校教师国情教育研修代表参加活动。教工部部长、机关党委书记焦振伦主持活动。

主题分享环节,研修教师逐一回顾在国情教育研修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悟。体育教育学院孙晓姣分享湘西十八洞村从精准扶贫首倡地到脱贫攻示范地的“蝶变”故事。董倩以《从东方明珠到戈壁油城——一场国情与初心的双向奔赴》为主题,分享三重收获:研读国情之书,知时势,信念愈坚;纵览山河之卷,观东西,使命愈明;叩问育人之心,问初心,道路愈宽。竞技运动学院周长敬参观了中国教师博物馆,从体育教学视角思考如何将教育家精神融入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宋献赋讲述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领悟宁德人民“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奋斗精神。经济管理学院李超然将淠史杭故事作为课程思政的鲜活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奋斗观。心理学院刘莹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的足迹,分享理论讲授、实践体验和价值塑造的教学新思路。

中国乒乓球学院柳瑞芝借鉴洱海的治理经验,提出在乒乓球教学实践中构建多方协同的工作体系。运动健康学院郑鑫焱表示在国家发展的宏阔视野中,深刻理解了“健康中国”战略深厚的历史根基与时代意义;周钰涵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环境健康风险管理等方面设计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武术学院杨青作《山海铸梦、向海图强:红色记忆、民族家园与海洋强国》主题分享,在研修中以武会友,在跨学科交流中不断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艺术学院陆佳漪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案例,明确艺术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紧扣时代、观照现实、扎根人民。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伟表示通过对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的实地调研,获取了极具时代性与说服力的教学素材,为思政课教学解锁了新视角与新方法。

潘勤在总结讲话中指出,研修教师的成果分享情真意切、见解独到,既有对国情、党情、社情、民情的深刻洞察,也有对育人初心的真诚叩问。他勉励中青年教师要将国情教育研修成果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实现从生力军到主力军的跨越。一是要锤炼专业技能硬实力,深耕专业,站稳讲台,在知识传播中凝聚思政价值;二是要守好师德建设生命线,将师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三是要勇做体育强国先锋者,以全局视野聚力服务学校发展,要做教学改革的创新者、科研攻坚的攀登者和社会服务的践行者,共绘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宏伟蓝图。

行走中深学,实践中笃行,育人中奋进。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与会教师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沙龙不仅深化了对国情教育研修的认识,也强化了“崇德修身”的行动自觉。未来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教育事业,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征程中书写育人新篇章。

[图 文/梁术荣]

[报送单位/教工部]

[责任编辑/董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