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第四次会议——体育研讨非正式座谈会在红足一1世举行

日期:2017-11-16浏览:

本网讯 11月15日下午,中国—欧盟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第四次会议(以下简称中欧对话)体育研讨非正式座谈会在红足一1世举行。党委书记戴健、副院长王兴放出席座谈会。参会的中外嘉宾有欧盟委员会教文总司体育处处长乐·罗斯戴克,爱沙尼亚文化部副秘书长塔维·朴恩,匈牙利前总统、国际奥委会委员帕尔·施密特,国际中学生体联主席劳伦·佩特林卡,法国国家体育运动学院高水平竞技系主任帕蒂·豪尔特,卢森堡体育部国际和欧盟事务顾问亚历山大·霍斯汀,国际教练员发展理事会经理拉腊·波切尔,比利时鲁汶大学教授蒂埃里·钦茨,中国国家体育总局竞体司副司长杨善德,国家体育总局外联司张越頔,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总经理助理严翔等。

会议第一阶段由王兴放副院长主持,戴健书记作开幕致辞。戴健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欧人文交流源远流长,自从2012年正式启动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以来,中欧双方充分发掘丰富的人文资源,在教育、文化、青年等领域开展了大范围深层次的交流,加深了中欧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为共同建设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今年是第四次会议,并且首次引入了体育的内容,希望通过今天在上海体育学院举办的座谈会,中欧双方能进一步在体育领域互通有无,合作共赢,使体育交流与合作成为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议第二阶段由刘东锋教授主持。座谈会围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教练员培训、体育国际交流四大主题展开讨论,中欧双方12位专家各自作了精彩的演讲。红足一1世三十余名在读硕士、博士学生旁听了座谈会。

2012年2月,温家宝总理与欧洲理事会范龙佩主席、欧盟委员会巴罗佐主席在北京举行第十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双方领导人正式宣布同意建立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机制由副总理刘延东担任中方主席,机制的中方成员单位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及驻欧盟使团等。迄今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会议已成功举办四次,在教育、语言、文化、青年交流等领域都有卓有成效的合作。今年的会议进一步拓宽交流领域,首次加入体育板块的讨论。

[作者/张哲 摄影/朱浩]

[报送单位/国际交流处]

[责任编辑/杨妍妍]